“兩軸、四片、多點”功能布局
“兩軸”
一環路青羊市井生活軸
尋香道青羊文化彰顯軸
“四片”
尋香問道文化旅游生活圈
花肆酒巷時尚休閑生活圈
天府非遺文化體驗生活圈
省人民醫院健康生活圈
“多點”
百花潭橋、百花中心站、青羊宮、芳鄰路、琴臺路、省醫院等節點
“一環路青羊區段的‘家底’還是很豐厚的,作為成都老資格的城市主干道,它正在加速變身中。”青羊區公園城市和更新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目前,全長1.6公里的一環路青羊區段正按照“悠雅市井·香漫青羊”發展定位,圍繞青羊歷史文化傳承文脈,營造多元資源特色主題場景,聚焦城市功能風貌改造和產業植入,持續優化街區功能形態和商業業態,實現“老成都、蜀都味、國際范”的青羊表達。
目標定位
“悠雅市井·香漫青羊”
打造特色一環市井生活圈
漫步一環路青羊區段,始建于周朝的青羊宮,是成都目前年代最為久遠、規模最大的道觀;琴臺路承載著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傳奇故事;公園里的花市、盆景、燈會承載著成都人的文化記憶;從古玩鑒賞、交流交易的綜合平臺逐步成為青羊特色文創孵化基地。
如果說一環路青羊區段沿線是傳統文化集中地,那橫貫這段路的二十里尋香道則可視為歷史在延續,新時期文化場景在創造。一橫一縱,構筑了青羊故事的一環展現。
青羊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這片區域雖坐擁豐富的文化資源,但資源的利用形式仍以傳統的景區參觀、博物展覽、文玩交易為主,缺乏與市民的互動體驗性,形式與價值有待深度挖掘;尚未孕育出新興的濱水消費場景、夜間經濟消費場景等理念和場景;業態以便民服務為主,整體處于低端檔次,缺少高品質生活服務供給;區域內建筑外立面整體風格陳舊,沿街商鋪裝修風格單一,部分街道形象辨識度不高,未能表達出青羊特色的文化氣質,也未能展現優質的城市風貌。
強化文化感知,提升業態品質,優化街道風貌,植入全新消費場景,愛成都、優環境、迎大運,圍繞一環路青羊區段的提升改造,該區提出了“悠雅市井·香漫青羊”的發展定位和目標——悠閑、悠品、雅致、雅居、道香、花香、食香、藝香,打造彰顯青羊特色的一環市井生活圈。
功能布局
“兩軸、四片、多點”
表達品質化市井生活
目前,全長1.6公里的一環路青羊區段提升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,街區風貌提升,業態升級調整,新場景營造,不僅僅對老成都精華進行展示,還要對品質化市井生活進行表達。
“我們將通過‘兩軸、四片、多點’的功能布局,以四大核心片區引領構建一環青羊市井生活新空間。”該負責人表示,“兩軸”就是一環路青羊市井生活軸和尋香道青羊文化彰顯軸,“四片”是指尋香問道文化旅游生活圈、花肆酒巷時尚休閑生活圈、天府非遺文化體驗生活圈、省人民醫院健康生活圈,而“多點”則指的是百花潭橋、百花中心站、青羊宮、芳鄰路、琴臺路、省醫院等節點,圍繞這些重要節點,加強功能完善和輻射力度。
在項目文化表現上,傳統文化元素與新時期尋香道文化理念,通過業態布局、建筑風格、景觀小品、文化產品等形式體現,助力文化內涵融入街區的每一個角落。
圍墻換上新衣、配電箱多了涂鴉,有了新模樣、芳鄰路上的藍色圍擋已經拆除,沿街風貌煥然一新……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,一環路青羊區段正在加速“變身”中。縱覽青羊文脈,沿途尋香問道,隨著品質提升工程的不斷推進,未來市民將在文化公園體驗老成都人慢生活百態;在望仙場街濱水河畔品川派茶飲;在芳鄰路邂逅高顏值青羊街巷;在繁華深處棲生態及藝術主題民宿;在青羊宮體驗道家文化之旅;在百花—芳鄰片區,賞繁花似錦,購藝術文創;在琴臺路食老字號傳統餐飲;在迎仙橋體驗錦繡非遺,觀賞藝術演藝。
劉潔 閆青 本報記者 李自強 文/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