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比大小更重要的,是地段 我們以 7m×3.7m 大小的一個客餐廳為例,分別設置鞋帽間和客廳大柜,大概是下面這個樣子: 乍眼一看,很多人會覺得說這個鞋帽間占用了很多通道的面積,好像還是在客廳做柜子劃算一些。 但通過計算活動空間(也就是木地板區域)的面積,會發現客廳大柜的活動空間為22㎡,鞋帽間的活動空間為20.5㎡,兩者僅僅相差 1.5㎡ 。 事實上這種算法還不夠嚴謹,空間價值不能只看面積大小,還要看地段的好壞。就好比上海的房價肯定要比普通城市高,靠近采光面的一平米,也一定比遠離采光面的一平米更貴。 鞋帽間實際上占用的是采光較差的一塊區域,而客廳大柜占據了可以說是房間當中最好的地段,那么我們要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,柜子里的物品究竟值不值得我們花費這么好的空間? 如果說這個柜子是用來展示我們常用的,心儀的物品或者是收藏,它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,那么這個決定顯然是劃算的。 但如果你的客廳大柜只是用來堆放長時間不用的雜物,關上柜門,相看兩不厭,那么這筆賬是不是值得再商榷一下?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是,柜體擺放的位置不同,也會影響到整體空間的比例,客廳大柜讓整體空間呈現狹長型,而鞋帽間則更短寬一些,會顯得客廳比較寬敞。 單看平面圖可能感覺不出來,對照動圖看起來會更加明顯: 在人與物品的競爭中,相信每個人都會認為人是最重要的,特別是家里最好的采光、最好的風景,應該以人作為主導,留給我們去生活,而不是堆放雜物,被物品牽著走。
如果你也認可這一點,就能夠理解為什么說在全屋采光最好,價值最高的客廳堆放雜物是一種對資源的浪費。
|